還在大隻雞慢啼?

前些日子,一個打預防針與健康檢查的小朋友,
陪同的是媽媽跟阿嬤,
看起來跟孩子都很親密,
寶寶快一歲七個月了,
身高體重都很正常,
一切看起來都很平常的兒科診間生活。

我還是依照平常看診習慣,
問了一些通常爸媽都覺得很簡單的發展問題,
這些問題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找出不管是粗動作、
細動作或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。
所以常常問到的結果得到的答案都是
【他早就會了啦,怎麼可能現在還不會?】

不過當我問了
【牽著他走,可以上樓梯了嗎?】
媽媽卻笑咪咪的說,
【他還不會走路啦!】
我聽了突然愣了兩下,
一下是因為一歲半還不會走很少見;
另一下是因為媽媽回答我時面帶笑容,
一點都沒有焦慮擔心的表情~

阿嬤也忙著解釋,
【我們這個孫很精啊,他都要人家抱,
人家說囝仔越巧越貧憚(台語:越聰明的小孩越懶惰)
我們家這個就是這一種。】

【那他自己可以自己穩穩地坐椅子嗎?】
我再確認一下,
【哎喲,醫生啊,小孩自己坐椅子很危險哩!
我們家最注重安全了,
他只要坐著就是我跟媳婦輪流抱著。】

【對啊,我家這個別人抱還不行,
一定要我或是阿嬤才可以,
想騙他都沒辦法,他真的很聰明!】
媽媽又開心的回了兩句。

【那講話呢?
他會叫爸爸、媽媽、阿嬤這些單字了吧?】
我問的都比她們家長還緊張了~

【他是屬於那種喜歡察言觀色的小孩,
他都會在旁邊偷聽,
大人在聊天他都好像聽得懂喔,
不過他就是懶惰一點,不太愛講話,
他用尖叫的我們就聽得懂他的意思了。】

【ㄟ,那他會模仿一些大人動作
像是打電話,滑手機,或是梳頭髮嗎?
還有叫他簡單口令像是叫他去丟垃圾,
拿個東西,會嗎?】我再問,

【夭壽喔,怎麼會叫小孩去做這些事?
我們家小孩很乖,才不會亂動手勒~】
阿嬤搶著說,跟媽媽兩個好像雙簧,
我都快講不過她們了。
我猜她們婆媳兩個感情真的很好,這是今天唯一值得高興的一件事。

講到這裡,阿嬤似乎發現了我不太舒服的表情,
【醫生啊,你不用太緊張啦,
我們有問過厝邊(台語:鄰居),
人家他們生了三個小孩。
這個叫 #大隻雞慢啼 (台語),
小時候慢人家一點,
長大以後就會比人家還要厲害啦!】

為了說服大人,
這個一歲半的孩子,
目前發展速度可能比有些十個月大的孩子還慢,
需要進一步安排做發展評估,
花了好大的功夫。

而且說服他們的理由,
竟然不是因為我是兒科醫師,
而是要拿出我們家全家福照片,
證明我也是三個孩子的爸,
不輸給那個鄰居,
他們才勉強接受,
接下來的的發展遲緩評估轉介。

健康的孩子,不只是身體,也要在認知、動作、語言溝通、心理社會與生活自理能力都要同樣穩定發展,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大約是6-8%,台灣每年平均大約有一萬五千名嬰兒有這樣的問題。除了定期讓兒科醫師檢查,父母的觀察與注意也是很重要的喔~

切記,#不是每隻慢啼的都是大隻雞喔!

歡迎大家分享此文,一起做孩子的守護神!

發展遲緩 #大隻雞慢啼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